大校网站 中国散文网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员心声

探析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我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思政教学部 胡黎香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国上下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气氛。我校教师也紧跟步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讨。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更是需要在顶层设计与微观落实相结合中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涵。本文将着重探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我校的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名师强师主力军,站稳“知”与“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部全体教师多次以集体学习及个人学习的形式,深度研讨二十大报告文本,持续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打破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熟知”,实现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真知”。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三个务必”、“三件大事”、“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必由之路”等重要论述的精髓,在内核剖析中做到真信。以部门高级职称的教师为学科带头人,发挥部门内部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站位准确、目标意识明确、理论理解精确的名师强师主力军。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守护“信”与“思”

  课堂是现代学子实现成人成才教育的主渠道,亦是教师展现自己政治素养、理论功底、教学技能的主渠道。在实现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的主战场作用尤为重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我校思政课,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切入口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实现课堂的突破口大关。教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要将转化知识体系的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教材把零散的知识转化为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模块,教师则将这种知识模块通过深化、具化和活化的作用转变为浅显易懂的学科知识。思政课教师以教学体系为纽带,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涵养当代青年,引导青年在“学”中“思”,在“思”中“信”。

  三、拓展实践新路径,练就“用”与“行”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目的又回归于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对我国过去历史经验和未来科学规划的成功总结,党的二十大精神来源于党和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指引。帮助我校青年学生真正实现成人成才,就是要将他们锻造成理论水平与行动能力俱佳的优秀学子。从拓展实践新路径的角度,就是要督促青年学生从信仰马克思主义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行动中强化实践能力。

  总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融合时,应该注重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学生特征等区别,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尊重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的权威性,又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观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
  2.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3.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观后感
  4.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
  5. 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感想
  6. 观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心得
  7. 坚持立德树人,奋进新时代
  8.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9.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践行新时代高校人的
  10. 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