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较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思政背景之下,高校舞蹈专业开展教学课程时,将理论知识和思想教育进行深度的融合,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意义重大。
一、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要性
一方面,能够帮助舞蹈专业学生端正价值观念,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理念及思想意识会受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交融发展背景之下,虽然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升华,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与文化。这些不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荼毒高校学生,因此在舞蹈专业教学活动开展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开展对于辅助教师对舞蹈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舞蹈专业属于艺术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在对舞蹈专业人才进行教育和培养时,比较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把高校舞蹈课程和思政进行深入结合,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优秀民族文化的讲解,展现出优秀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名人事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绪起到提升的作用,继而实现对学生舞蹈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一方面,教师应当对舞蹈专业所潜在的优秀文化素养及思政课程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我国高校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较为丰富。例如,民族舞蹈和中国古典舞蹈这些舞蹈,作品创作都基于人们对生活的感知与感悟。因此能够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新学期设置课程时对课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归类,便于在课程开展基础之上,针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舞蹈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相应的生活情境,例如可以借助特定的舞蹈类别来阐述这一舞蹈类别的来源,以及不同舞蹈风格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对舞蹈技能所蕴含的情感及价值,教师以引导和熏陶的方式展现出优良的传统思想和正向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提高舞蹈技能,也能够辅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