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单一传送——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构建多元化教学策略是势在必行,否则必然会被新时代所淘汰。我们教师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不断推进外国文学课程的创新改革。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实现教学的全覆盖。
一、排练课堂情景剧或话剧
通过小组课堂情景剧或者话剧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具体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比如:在讲到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时,我们会讲到莫里哀的《伪君子》,这部作品的重点在于主人公答尔丢夫的“伪善”和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伪善”和语言上的一些特色,我们就通过课程群将电子版的作品给学生推送,学生自己分组学习剧本,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情景剧或话剧的课堂展示。这一形式既可以让排练课堂情景剧的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文本细读,同时还可以吸引其他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内容。这种创设课堂情境的形式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生生互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外国文学沙龙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课时减少,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减,有些内容还比较重要不能不讲。这就需要我们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以文学沙龙的形式,将一些课堂上没有讲到的重要内容,通过共读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专题研讨某一作家及其作品、观看外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影视等形式,与学生一起面对面交流,对相关作家或者作品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开辟第二课堂,走到大学生身边,带领学生一起接近外国文学作品,打消学生心理上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距离感,联系学生,增强教师的人格吸引力,实现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无缝隙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