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网站 大校网站 中国散文网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教学答疑

简述影视作品中基础的配色方案

电影学院 周雨洁

  调色是影视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后期制作环节,影片可以通过调色来增强视觉美感,并且运用独特的配色方案可以进行风格化的表达。本篇文章将简述自彩色电影出现以来四种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配色方案。分别是颜色丰富的华丽配色、有限颜色配色、极端单色配色、近似色配色。

  颜色丰富的配色方案多用于将色彩作为叙事符号展现,将人物情绪和心理状态直观地通过色彩外化。这种配色方案在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影片中十分常见。如《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所饰演角色苏丽珍的旗袍颜色的变化。影片前半部分,苏丽珍的旗袍处于饱和度较低的颜色,整个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随着和周慕云内心情感的发展,旗袍上的颜色配比越来越丰富,最后多为大红色。通过颜色由单一变丰富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有限颜色的配色方案多用于强化故事的整体氛围,主要体现在影片整体的调色上。影片在一些场景中舍弃掉一些色彩,使角色角色之间,角色与环境之间产生对比,从而更具张力。如在影片《飞行家》中,影片中的冷色调环境被强制变为青色,暖色调的道具和服装被强制变为暗红色,通过对饱和度强的色彩进行褪色以及有限色彩处理,增加影片的历史感。该配色方案在影片《雨果》中也有所体现,《雨果》的调色采用了三到四种主色,但主要配色依旧集中在红色与青色,两种色彩产生不太强烈的冷暖对比的视觉效果,创造老胶片感。

  第三种极端单色配色方案指的是影片中把颜色限定在某一种颜色上,多用于单镜头或单场面中。这种配色方案对故事的叙事有非常强烈的推动作用。如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整部影片都做了黑白色处理,唯一的彩色是出现在街头,欢快奔跑的犹太小女孩的品红色外套。品红色在影片中对比黑白色所营造的压抑氛围,无疑是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这抹色彩再次出现在影片中是在搬运尸体的木板推车上。运动的色彩变成了死寂的色彩,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被毁灭,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辛德勒捐出全部身家拯救犹太人的情节。

  第四种近似色的配色方案,即在色轮中选定一种色相作为影片的主配色。如在影片《英雄》中,张艺谋分别使用红、蓝、绿三种色彩将影片分为三个部分,交代不同的剧情,通过整体统一的色调奠定不同部分的情绪基调以及人物关系。

  以上是对四种影视作品中基础的四种配色方案的简述,每一种配色方案都极具导演个人风格。综上所属,色彩在影片中可以起到各种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色彩应该成为影片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安塞腰鼓在地域文化生态中的价值
  2. 计算机基础习题(第一、二章)课后习题
  3. 计算机基础习题(第三、四章)
  4. 计算机基础习题(第五、六章)
  5. 舞台行动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6. 计算机基础习题(第七、八章)
  7.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原
  8. 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
  9. 美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
  10. 《高等数学》(上册)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