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网站 大校网站 中国散文网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同学园地 > 国学论坛

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工程1208班 关浩楠

  在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之际,人们对孔子的讨论又热烈了起来。中国香港、台北、日本等许多地方都有孔子的纪念活动,而国内的各文庙中也有类似的活动,总之,在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世界都陷入了孔子热潮中。不过,在这一片欢庆的气氛中也存在着一些阴霾。

  步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交流也愈发频繁。西方的各种思想观点传入中国,其中许多的西方的道德思想与中国的传统道德存在差异,于是许多人又开始批评以儒家为首的中华传统道德,而国内一些专家教授,文化名流也趁机哗众取宠,批判儒家乃至孔子。或许有些人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理性的看待孔子与儒家,但我依然从心底对他们进行排斥。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孔子,用现代的市场价值标准去认识孔子,永远也不会看到一个真实、伟大的孔子。

  孔子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所留下的知识与智慧依然影响着现在的我们。人们对孔子的评价是三个头衔,思想家、教育家、半个政治家。这半个政治暂不提,仅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两个头衔就已经对得起后人给他的所有荣誉,圣人、伟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在这两方面的成就足以令后人高山仰止了,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存在数千年,流传至今,甚至从两汉到明清这两千年间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这是一种奇迹,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流派与宗教能与儒家并提。如今许多学术界人士攻击儒家与孔子,认为他的思想是封建的,不可取的,应该彻底消灭,但对儒家稍有了解的人也知道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我不知道,一个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能有多封建,多不科学,但我知道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由儒家思想为主体所铸就的。孔子的思想指导了人们在尘世间行事的原则与标准,他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事该做,为什么那事不该做。所以,孔子是一个思想家,甚至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思想导师。

  因为,孔子是一个本职为葬礼主持,兼职为人生导师的伟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弟子曾有三千人,不仅教出了七十二贤,而且留下了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财富,这些方法与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以育人、启发诱导、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在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下能提出这一套理论并且践行的人,我想非圣人不可为。孔子提出的“德以育人“更是在如今的人文教育中被提上教程,孔子无疑是有远见的,他的教育不仅仅是成才,更是成人,成为社会中的君子,对我们发展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尊重孔子,以孔子为榜样和标准,由己及人,推广教育并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素质教育做贡献。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孔子对自己在教育上的认识可以引用他自己的话,“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提出的教育方法令人敬佩,而他自己的践行更令人敬佩。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长弘,学琴于师襄,孔子不仅自己多才多艺,学识渊博,而且操行高尚。孔子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诚信“人无信不立”。在礼崩乐坏的社会里,他渴望人们克己复礼,使社会和谐稳定,甚至不顾自己五十岁的高龄而游走于诸侯间长达十四年。

  对于这样一位圣人,以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圣人,人们应该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只表达出一种敬佩之情,任何的攻击都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不敬,都是不理性的、不尊敬的。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 万世师表
  3. 先贤孔子
  4. 礼,儒学之根本
  5. 仰望群德,携一卷香
  6. 论国学在大学成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7. 与人为善 保持本心
  8. 中庸处世之道
  9. 尊师重教
  10. 情系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