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网站 中国散文网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同学园地 > 学子论坛 > 学子论坛

批判现实主义的救赎

——《我不是药神》分析
广编1605班 郝振华

  “没有神的光环,生而平凡,心碎中认清遗憾,生命漫长也短暂,愿为险而战”。《我不是药神》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是以现实版陆勇的故事为原型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一个卖保健品的老板程勇,挣钱不多,欠债累累,日子非常不好过。终年卧床的老爸突然病危,可程勇穷得叮当响,别说高昂的治疗费,连小店店租都快付不起了另一边,前妻要带着儿子出国,舍不得儿子的程勇百般挽留不成,还被警告再纠缠就上法庭,大男人活到这份上,跟一条狗差不多了。但是上帝挺公平,偶然的机会,一条生财之道出现了:国内某白血病特效药价格奇高,许多病患都消费不起。借着代购印度神药的渠道,能从印度低价进购到此药,回中国转手一卖,简直是本微利巨的大好生意。收获巨额利润的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称号。但是一场关于心灵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我不是药神》短时间内成了国产电影的又一里程碑不只是惊人的票房和观影量,评价口碑更是全无槽点,无论是豆瓣评分还是专业测评都得到可圈可点的答案。从电影产业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有这样几个因素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黑马横空出世的原因。

  普天之下,皆为凡人。没有人是神,没有人可以解决的一切难题。电影的主角绝不是脸谱化的人物。影片中的那些欢声笑语、医院里的那些哭天喊地以及医院外带着口罩的不能接受有菌环境的白血病群主,更是一步一步使得《我不是药神》从先入为主的喜剧到现代新时代不多见的现实主义批判题材的电影题材重生。《我不是药神》有着强大的震慑力量。影片中的每个主要角色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浑身小毛病的市井、为给女儿治病而去跳脱衣舞赚钱的单亲妈妈,渴望看到孩子长大的知识分子,被主流社会忽略却正义耿直的城镇青年,卖高价正规药的生产商,靠卖假药发财的骗子,有正义感却无能为力的警察,还有那些把自己的脸藏在口罩下、等待着死亡却又不愿意死亡的病患。一个接一个角色出现,勾画出底层生活的样子。一部好的电影是会让每一个去看的人都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应该是这世上最让人难过的事情了吧,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人心痛。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能为力”才更会激励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努力向上生长一个有能力的人,不再因为自己的弱小而不能去维护那些想要保护的人。

  电影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品的结构形式。即以语言学模式来研究电影艺术。电影《我不是药神》就以符号学的形式强烈的体现出了电影自身意识形态传达的特点。首先,符号学为电影的叙事手法提供了多条思路。影片男主角程勇虽然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保健品推销员,但是上帝视角下,导演将程勇一步步推向了影片的主题“药神”而又在这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下,将程勇从“药神”推向了卖假药的药贩,最终却又对程勇这样一个形象进行了深层的打捞”将程勇从一个只是为了追求利益为大家买药的商人,打捞”成了一个人性未泯,救人性命的好人形象。观众也正是这样黑色幽默加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感受到影片的魅力。其次,意识形态的传达向来是电影的特性和责任,符号学所提供的结构主义下,电影能够更好的担负起意识形态传达的责任。电影《盲山》播出后,拐卖妇女的现象迅速被重视起来;电影《亲爱的》播出后,拐卖儿童现象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且引起了国家对“打拐”高度重视;电影《我不是药神》播出后,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这就是电影意识形态传达的最好佐证。无论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是主旋律电影亦或是其他类型的影片,或多或少都沐浴在符号学的恩泽下,体现着作为电影艺术自身的价值。

  潜意识下明明是一部喜剧电影却让很多人都哭成了泪人。当然看哭并不是衡量一个电影好坏的绝对规范,但当一部电影在结尾处能让所有的遗憾压抑全部释怀,其珍贵则不言而喻,当主人公在痛苦中保住了善良和希望,观众的泪水也就不言而喻了。抛开新媒体时代的赞扬、抛开太多的好评的遮挡,影片并非尽善尽美,但是《我不是药神》仍不失为一部难得的佳作。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浅谈埃德温·鲍特在电影叙事方式的贡献
  2. 可怜《长恨》无绝期,犹似《红楼梦》里
  3. 电影《白鹿原》中白孝文人物形象分析
  4. 中国式教育悲剧——浅析《三傻大闹宝莱
  5. 英雄是怎样炼成的——浅析《红海行动》
  6. 疫情之下的感恩与反思
  7. 艺术青年的自画像——《立春》影评
  8. 国家意志——《战狼2》视听语言浅评
  9. 《马路天使》的特殊传奇性
  10. 读《梁家河》有感:感悟民本情怀,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