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我校在东南会议室举办《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年鉴(2024)》(以下简称《2024年鉴》)编纂工作专题讲座。特邀省教育史志研究室主任杨建文作为主讲专家,围绕年鉴编纂的核心要点与实践经验作专题讲座。年鉴主编王好学副校长、副主编石秉宪老师出席,编委会委员以及各部门撰稿人约60人参加,讲座由年鉴编纂办公室主任马迎弥主持。
讲座伊始,石秉宪老师介绍了主讲专家。杨建文主任在教育志鉴编纂领域工作20余年,主持编纂了《陕西省志·教育志》《陕西教育年鉴》,任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是省教育志鉴领域资深专家。接着,王好学副校长致辞。王老师指出年鉴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更是学校文化传承和精神凝聚的重要载体。此次杨主任的到来,为我校年鉴编纂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期待杨主任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我校年鉴编纂工作提供指导和培训,助力我校年鉴编纂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
讲座正式开始前,年鉴编纂办公室马迎弥老师从三个方面汇报了《2023年鉴》编纂情况,该年鉴编纂历时一年,于今年五月顺利完成;全书按教育内容分类,共14大类目,35万字,收录2023年重大活动精选照片30张,重要文件、制度办法类专文48篇,图表81项138张,系统展现学校当年各方面数据与成果。
随后,杨主任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理论知识、框架结构、条目设置、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细致剖析了编纂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杨主任在讲座中着重指出,优质年鉴应充分彰显“学校特色”与“年度特色”。这一特性与我校以老校长刘董事长为核心的编委会对年鉴编纂的指导理念高度契合。在《2023年鉴》编纂进程中,刘董事长明确指示,年鉴要能反映出我校特色;我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关键,在于拥有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基于此,我校年鉴校园文化模块独立成类,并设置仪式文化、节庆文化、军训文化、体育文化、美育文化等系列栏目,着重展示学校在文化育人、成人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最后,年鉴编纂办公室安排了《2024年鉴》编纂工作,明确了各阶段时间节点与具体任务分工。马老师强调撰稿人要结合本次讲座的专业知识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资料收集与内容撰写,确保《2024年鉴》内容全面、数据详实,真实准确地记录学校发展历程。
此次专题讲座的举办,犹如一场及时雨,既为撰稿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搭建了优质平台,更是推动《2024年鉴》编纂工作提质增效的“加速器”。与会人员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认真落实编纂要求,共同打造高质量年鉴,助力学校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前行,为科学决策、文化传承和对外宣传提供坚实依据。
年鉴编纂办公室供稿

年鉴副主编石秉宪老师介绍主讲专家

年鉴主编、王好学副校长致辞

省教育史志研究室主任杨建文作报告

年鉴编纂办公室主任马迎弥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