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三年精心筹建,“陈长吟文学馆”在我校老校长刘董事长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于6月6日在长安艺谷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到场嘉宾云集,共庆这座凝结着人文精神、艺术硕果的文学殿堂落成。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陈长吟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正高级职称。曾任《汉江文学》杂志主编、《美文》杂志副主编、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院院长。自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3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各种报刊发表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文学专著《散文之道》《文海长吟》《行者的风度》等20余部。曾获海内外首届旅游文学奖,中国散文三十年突出贡献奖,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全国乡土文学奖,陕西省政府炎黄文学奖等多次。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多篇作品被选入排行榜,精选集和教材。
作为陕西文坛的一件喜事,“陈长吟文学馆”的开馆受到了省内外文坛和社会各界及媒体的热切关注。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雷涛先生,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先生,陕西省作协顾问和谷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仵埂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刘炜评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执行副会长王洁女士,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史飞翔先生、袁国燕女士、杨广虎先生、张军峰先生、孙亚玲女士,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会长董信义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铜川分会会长李拥军先生及副会长何文朝先生、陈玉莲女士,西安晚报文化部副主任章学锋先生,陕西工人报编辑部主任杨志勇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秘书长陈益鹏先生及副秘书长郭志梅女士、郝珊珊女士,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田丽娜女士,陕西省散文学会创作发展部主任廉涛先生,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副会长张艾女士、文创中心副主任杨安宁先生,陕西美滴儿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余洋先生,青年学者叶阳雨先生,青年作家洪晓晴女士等领导嘉宾出席。
我校老校长刘董事长,李彦亭总督学出席。文学院副院长张静、郭依诺老师,宣传部部长曹凤和老师,思政教学部主任董海霞老师,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石秉宪老师,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王即之老师,文学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徐宝宁老师及文学院全体教师和文学创作班同学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王好学副校长主持。
当日下午3时,开馆仪式在现场欢庆的陕北腰锣鼓声中正式开始。老校长刘董事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文坛挚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说,这座精致的文学馆以温暖明亮的浅黄为底色,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恰似陈长吟教授笔下流淌的散文——形广神聚,韵味悠长。贾平凹先生题写的“陈长吟文学馆”匾额,以独树一帜的翰墨馨香,标注着文学的隽永与辉煌。同时,文学馆的落成,是我校“文化兴校”战略的又一里程碑式发展。陈长吟教授作为散文界的旗帜性人物,其创作与理论研究,为当代文学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其参与创办的《美文》杂志、创立的中国散文研究所培养了无数文学新人,所提出的“文人摄影”理论,开辟了艺术跨界的新维度。这座文学馆,是向陈教授学习的精神之塔,是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更是学校传承文脉、培育英才的重要载体。
老校长刘董事长就文学馆所蕴含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诠释。他指出,文学馆的意义远不止于静态的展陈,而是抱山水之灵秀,养文脉之浩然。文学馆将成为“文学陕军”的新阵地、激扬才思的新驿站,吸引更多作家、学者在此论道;文学馆将化作青年学子的“第二课堂”,通过手稿研读、创作工坊等实践,让文学基因在青春血脉中流淌;文学馆更将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窗口,通过“丝路散文奖”“文学论坛”等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学校一方面将依托长安艺谷的生态优势,打造“自然+人文”的沉浸式研学基地,让学子在秦岭的云蒸霞蔚中感悟天地大美;另一方面将借力数字化浪潮,建设“线上文学馆”,通过VR 技术、AI导览等创新手段,让陈教授的文学财富跨越时空界限。并相信,这座文学馆将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学盛宴,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在这里看见艺术之美,感受到文学的永恒与生机。
值此喜庆时刻,活动也收到了来自中国散文学会及西咸新区作家协会、西咸新区空港文学馆、咸阳秦汉文学馆等多家单位发来的贺信(贺信内容后附)。王海先生在仪式上宣读了贺信,贺信内容均对陈长吟先生在我国散文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并对陈长吟文学馆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开馆仪式暨座谈会圆满成功。
宣读结束后,在现场领导嘉宾和师生的共同见证下,老校长刘董事长、肖云儒先生、雷涛先生、王海先生,共同走过百米红毯移步至陈长吟文学馆前,共同为陈长吟文学馆揭牌并合影留念。
揭牌仪式结束后,肖云儒先生讲话。他讲到,作为三四十年的老朋友,陈长吟先生永远瞄定文学和艺术,以写散文出道。陈长吟先生来到西安,成为《美文》杂志的副主编,和同道们一起把《美文》办成一个全国知名的散文大刊,凝聚了一支精良的散文作者队伍,是一位难得的编辑。然后,陈长吟先生从艺术摄影旁出一枝,成了摄影家、摄影机的收藏家,多了一种以炫光弄影、构图敷彩来反映时代生活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后来,陈长吟先生转型高校,以高校为基地辐射社会,研究散文,成立中国散文研究所、陕西省散文学会,设立丝路散文奖,成功地组织了一系列以散文为主题的文学艺术活动,凝聚了西部和陕西散文创作和评论的精华,也因此成为著名文化策划人和组织者。散文作家、散文编辑、高校教授、散文研究者、散文活动组织者和摄影家,这就是陈长吟先生近半世纪一路走过的路,陈长吟先生走每一段,都走得朝气蓬勃,光彩焕发。同时,用摄影家的话来说,陈长吟先生是一个很有景深的人,很有文化景深的人。陈长吟家族及个人,都有幽远的文化景深。如其父辈当中,陈少默即泽秦先生,是陕西老一代书法家领军人物中的执牛耳者,夫人心琴女士,也是画家和作家。由此,给陈长吟先生建文学馆,文化信息量和在文化界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同时,肖云儒先生对老校长刘董事长的眼光和气度表示敬佩,并对老校长刘董事长多年来对文化界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最后,肖云儒先生对文学馆的成立表示再次祝贺。
雷涛先生在仪式上讲话。他对“陈长吟文学馆”的开馆表示祝贺。他说,“陈长吟文学馆”在现代学院的落成一方面意义在于,能够将陈长吟先生前半生的文学创作呈现给所有的读者和所有的文学爱好者,如手稿、著作等,从实质上来讲,这些均已属于全社会,让社会流传下去。另一方面意义在于,能够给校园文化增添新的活力,使校园文化的类型能够变得多种多样。同时,文学馆的要务是开展真正的学术研究,期望与会的文学爱好者能够与陈长吟先生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有成就的陕西文学家都能够建立自己的文学馆。
讲话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陈长吟文学馆。文学馆于2022年10月底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初完工,随后馆内进行了精心的空间设计和布局。文学馆以陈长吟先生《文海长吟》《岁月长吟》《山河长吟》三部书籍为标题,划分为三个板块,依次陈列展示了陈长吟先生个人著作、主编和为其他作者撰写的序言作品,个人成长各个时期照片、学术论坛活动剪映、散文学会及散文研究所重大活动纪实照片,拍摄的艺术作品、收藏的老相机等。其展品内容丰富,全面而又深刻地见证了陈长吟先生五十年来的文学光辉生涯。
参观完毕后,“陈长吟先生从文五十年” 座谈会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随即举行,老校长刘董事长在出席开馆仪式后,于百忙之中也继续抽出时间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文学院副院长郭依诺老师主持。
座谈会在亲切、欢快的氛围中进行。与会嘉宾纷纷发言,袁国燕女士首先详细介绍了陈长吟先生的从文历程,带领大家重温了陈长吟先生五十年来的文学生涯。和谷先生回忆了与陈长吟先生交往的经历,谈到其为人沉稳、正直,从文五十年来初心未改,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篇。王海先生盛赞陈长吟先生为陕西散文的一面旗帜,为陕西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仵埂先生认为,陈长吟先生在散文领域的坚守和执着令人感动,为其所取得的文学功绩而高兴。刘炜评先生引用《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经典语录,认为陈长吟先生的人生气象与该句话表达出的意境甚为相符。王洁女士分享了陈长吟先生如何鼓励和指导她走上散文创作道路的往事,并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章学峰先生认为,陈长吟先生是一位文学艺术集大成者,陈长吟文学馆就是陈长吟先生从文五十年来呈给世人的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答卷。史飞翔先生则认为,陈长吟先生以笔为犁,深耕散文沃土,以文会友,以德服人,“陈长吟文学馆”匾额更是陕西文学的一座丰碑......座谈期间,大家对陈长吟先生为人上的高贵品质及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盛赞与充分的肯定,表达了对陈长吟先生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老校长刘董事长在会上总结讲话,他代表学校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作家和文友表示感谢。他说,“陈长吟文学馆”的揭牌对学校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史上来说,是内涵建设方面的新突破,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建设成果。文学馆建设简洁,主题突出,馆内展品内容丰富,是陈长吟老师文学生涯的缩影。同时,文学馆的开馆仪式非常隆重,这也符合了陈长吟老师在文坛上的分量和影响力。
老校长刘董事长同时就个人和陈长吟老师,陈长吟老师和现代学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讲到。他说,学校与陈长吟老师的合作已有近二十年的时光,陈长吟老师对学校和文学都有着自己杰出的贡献。第一个方面就是陈长吟老师个人的写作,在这二十年来又有了许多重大的创作成果。第二个方面就是陈长吟老师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文学界的一个组织者,引领者,是陕西散文界的一面旗帜,推动了陕西和西部散文事业的发展,如陈长吟老师在学校组织和成立的西部散文论坛等,这些都耗费了其大量的精力,为了文学事业牺牲自己,令人非常感动。第三个方面则在于陈长吟老师来到学校后,使学校建设有文化的大学有了一个重要的文学载体,陈长吟老师引进文学,这也与个人致力办一所有文化大学的初心不谋而合,并达成了共识。因为文学这个载体,多年来,学校不仅仅是培养了专业人才,更是培养了有文化底蕴、有文学素养的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学校通过陈长吟老师把校园的文事活动推动了起来,同时也引进了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文学大家为学校的座上宾,还有引进的知名青年作家等,都一直参与着学校的相关活动。这些努力使得学校形成了一个“座上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良好文学发展局面,由此学校支持建设文学馆也在情理之中。同时,陈长吟老师虽从文已有五十年,但在文学馆落成后,其还有更大的创作发展空间,学校将继续对陈长吟老师的文学事业给予大力支持。
最后,有鉴于陈长吟老师厚道的为人,高洁的品质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老校长刘董事长特以自己撰写的一首七律,送给陈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参会老师与学校的广大师生。
七律·赞长吟从文五十年
秦岭云深探玉忙,襟怀长寄水鱼乡。
“山亲”南汉百重秀,“美韵”北国千卷香。
心血西区文事盛,肝肠东地众生昌。
情牵学脉传薪火,义奉黉门望俊良。
刘董事长发言结束后,陈长吟老师为了表达对学校和老校长刘董事长多年来对本人文学事业的支持和业界领导嘉宾与文友们长期以来关怀的感激之情,陈长吟老师于会议最后也特别以诗词的形式抒发了内心之志。
七十自励
正是华发七十翁,
依然策马迎东风,
长安城头谱新曲,
终南山下做园丁。
座谈会在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夯实了我校文化立校的根基,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也为同学们的成人成才营造出了一个富有诗意而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开展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为陕西乃至西部的文化事业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记者 张健

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筹建,陈长吟文学馆在我校老校长刘董事长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于6月6日在长安艺谷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

我校老校长刘董事长(左五)、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左四)、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雷涛先生(左六)等领导嘉宾出席

到场嘉宾云集,共庆这座凝结着人文精神、艺术硕果的文学殿堂落成

活动由王好学副校长主持

开馆仪式在现场欢庆的陕北腰锣鼓声中正式开始

老校长刘董事长致辞

王海先生宣读了贺信

老校长刘董事长、肖云儒先生、雷涛先生、王海先生,共同走过百米红毯移步至仪式现场西侧的陈长吟文学馆前,共同为陈长吟文学馆揭牌

合影留念

肖云儒先生讲话

雷涛先生讲话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陈长吟文学馆(一)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陈长吟文学馆(二)

参观完毕后,“陈长吟先生从文五十年” 座谈会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随即举行

会议由文学院副院长郭依诺老师主持

袁国燕女士首先详细介绍了陈长吟先生的从文历程

和谷先生发言

王海先生发言

仵埂先生发言

刘炜评先生发言

王洁女士发言

章学峰先生发言

史飞翔先生发言

老校长刘董事长讲话

会议最后,陈长吟老师也特别以诗词的形式抒发了内心之志


贺信(一)


贺信(二)
|